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1
张晶表示,近期蔬菜价格反常跳涨主要是受降雨、低温影响。今秋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10月份以来,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总体菜价也呈现跳涨。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销商告诉记者,从9月末开始到整个国庆假期,虽然北京地区降雨总量并不是很大,但是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降雨量很大,多地菜田被淹。露地种植的蔬菜,以前是机械采收,现在由于积水只能人工采收。比如山东德州禹城是10月份北京市场上芹菜的主要供应地,收购车辆因田野积水到不了地头,需要人工外运。蔬菜采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价格随之上涨。
最近,经常买菜的消费者会感觉到,菜价明显贵了。“国庆假期以来,全国蔬菜价格跳涨明显。”近日,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黄瓜、西葫芦、白萝卜和菠菜均价较上月分别上涨65.5%、36.3%、30.7%和26.5%,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而各地地产蔬菜大量上市,北菜南运规模进一步缩小,且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因而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现小幅下行趋势。今年蔬菜价格为何反常跳涨?
“以往这个时候,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兰花主要来自河北廊坊、邯郸。今年廊坊、邯郸西兰花被雨水浸泡,不能满足北京市场需求,商户就从宁夏银川大量采购。现在新发地商户每天从宁夏采购十几个货柜的西兰花。”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最近由于雨水浸泡烂在了地里,目前只有辽宁有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价格于是大幅攀升。好消息是,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耐储运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菜价受气候影响出现跳涨,后期供应有保障吗?
张晶表示,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延期影响主要是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有的甚至直接损失了上市量。展望后市,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刘通表示,按照常年正常规律,9月末以后,蔬菜供应地将南移。从产地反馈消息看,南方产区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蔬菜能按期正常上市,夏秋季蔬菜供应地转换的衔接基本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
对于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张晶预测,“后期蔬菜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行,尤其是受灾产区部分品种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待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后,菜价或将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2
“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
批发商收不上货,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涨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卖价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可能导致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为什么蔬菜价格涨的这么厉害?
最近,蔬菜价格的大幅上涨,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忽然发现,现在菜比肉贵了,比如菠菜价格已经超过了15元一斤,而猪肉价格只有十二三元。这次蔬菜涨价,尤其是叶类蔬菜涨得比较多,很多蔬菜的价格都突破了十元大关,比如,快菜苗13元一斤,西蓝花10元一斤。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上周也就是10月18日到10月24日,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5.62元,上涨12%,其中西兰花、茄子和菜花批发价格分别上涨26.8%、24.7%和24.6%。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最近蔬菜价格涨得这么狠呢?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呢?
在思之想之看来,蔬菜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之一,气候异常。
本来现在就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上天气异常,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降雨比较多,而今年降温又比较早,天气寒冷。
降雨又降温,气候异常导致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下降。尤其是遭遇洪涝灾害后,蔬菜减产就比较厉害,供应减少,供需紧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浮。
也就是,天公不作美,异常的天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第二,生产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都在提高,有的地方提高了30%。
因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少农业生产资料也在涨价,尤其是化肥的价格涨得比较猛。
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的价格每吨价格大约在2000元左右,而最近都已经涨到了超过3000元。
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之前每人一天在100元以内,而现在超过了100元。
成本的上涨,自然也会体现到蔬菜价格里面。
第三,运输成本也在提高。
一方面,很多地方遭遇洪涝灾害,蔬菜批发商要全国各地区批发蔬菜,增加了运输的距离。
另外一方面,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新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国内油价已经14连涨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和25.7%,涨幅继续扩大。
这就造成了蔬菜的运输成本也在上涨。
因此,在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影响的情况下,蔬菜就出现了超预期的涨价。
对于我们的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怎么办呢?
其实,今年国家已经提高了养老金,总体涨幅是4.5%,1.27亿的退休人员享受到了养老金的上调,具体到每个人,涨幅不一样,实际上涨金额也有差异,但每月能多出一两百块钱,也有助于抵消物价上涨的影响。对于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员,今年也有16个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更高提高了100元。
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当物价涨幅达到一定程度,当地也会启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当然话说回来,现在猪肉比较便宜,大家还是多吃一点猪肉吧。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本溪市场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跪求一个本溪市场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的报告 800字 谢谢近期,受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本溪市农副产品价格呈现整体上扬的趋势,其中肉蛋及蔬菜价格涨幅较为明显。具体价格情况是:
一、猪肉价格持续十三周上涨
与6月中旬比,辽宁省本溪市猪肉价格持续十三周上涨,猪肉零售价格由7.50元/500g上涨为10.00元/500g,涨幅达33.33%。
辽宁省本溪市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自6月中旬以来,受国家启动国产冻猪肉收储政策的 *** ,先前一度“跳水”的生猪市场价格又开始温和上升;二是目前的饲料价格过高,推高了猪价,但生猪价格仍然未涨到位。近期,生猪价格为6.00元/500g,仅达到盈亏平衡点,但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一涨再涨。三是存栏结构不合理,大猪和中猪比重偏低,造成现在的可供出栏的猪比较少,货源趋紧,导致价格上涨。与6月中旬比,牛羊肉价格波动较小。
二、鸡蛋价格连续六周震荡上行
从6月中旬起,辽宁省本溪市鸡蛋一路上扬,零售价格由3.10元/500g上涨为目前的4.00元/500g,连续六周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饲料价格上涨,导致鸡蛋价格上升。二是前期价格过低,本轮属于恢复性上涨。三是受季节性影响,气温偏热,使得鸡蛋产量减少,价格上扬。四是节日即将来临,市场 *** 月饼等新生需求,使用蛋量增加,也加剧了供需的矛盾。与6月中旬比,鸡肉价格基本持平。
三、部分蔬菜价格始终高位运行
入伏以后,辽宁省本溪市蔬菜主要是叶菜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态势,22个监测品种中16种上涨,涨幅为8%-130%,平均涨幅为51.40%。此外,天气转凉,受饮食习惯影响,个别蔬菜品种市场波动频繁,茼蒿菜由3.00元/500g上涨到了6.00元/500g,香菜甚至一度由5.00元/500g涨到10.00元/500g,涨幅高达100%,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辽宁省本溪市蔬菜价格始终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是受灾害天气影响,南方台风、涝灾、北方伏旱,不同程度都影响了蔬菜的种植及收获,造成了减产减收,致使今年蔬菜价格比往年偏高。
此外,与6月中旬相比,辽宁省本溪市粮食价格比较稳定,豆油、水产品和鲜果价格略有回落。
,受节日影响,辽宁省本溪市市场需求会有所增加,预计肉蛋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在短期仍将继续上调。
猪肉价格上涨,鸡蛋跟涨,粮食也不甘示弱,蔬菜价格却跌落,咋了
曾经,猪肉的价格一跌再跌让许多养猪户都苦不堪言,但是近期猪肉的价格却呈现出逐渐上涨的现象。虽然猪肉,鸡蛋,粮食的价格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维持在较高的价格区间上,但是蔬菜的价格可以让人们短暂的松一口气,除了部分辣椒类,目前的蔬菜价格整体上已经跌落了神坛。
如今的蔬菜价格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曾经动辄十几块钱的菜,现在大部分已经降到了10块钱以下。
我们常见的几种蔬菜,价格与巅峰时期相比都有所下降。
白菜现在的平均价格每斤还不到2块钱,环比下降了23%左右;西红柿也从原来6块钱一斤降到了4块钱一斤左右,价格下降了25%;我们常见的蔬菜当中,降幅更大的当属黄瓜,黄瓜的价格几乎下降了近一半,降幅达到了45%左右。
蔬菜价格发生跳水的原因主要还是天气原因,自从4月份开始,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天气转暖,并且晴天开始逐渐增多,露天蔬菜也开始陆续上市。
再加上许多蔬菜的生长周期并不长,短则十几天,长则一个月,很快就能迎来一批新的上市蔬菜,市场上供应增加,价格自然。
在3月份之前,许多地方的蔬菜还是大棚中的蔬菜,北方的蔬菜很多还需要从南方运输;现如今北方当地的蔬菜也开始生长收获了,自然价格就下降了。
总的来说,猪肉的价格上涨让养猪户终于看到了希望,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则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如果大家担心未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不妨自己先囤一部分粮食,以应对价格上涨。
蔬菜价格“疯涨”,究竟是何原因导致?春节前有希望回落吗?
生活中我们说一样东西便宜,都会说犹如白菜价,但近期白菜已经成为了“高端”蔬菜,北京的一颗白菜已经卖到了12元,不少人不禁咂舌,网友感叹年关将至,连白菜也快消费不起了。目前,不仅是白菜,据1月10日农业农村部检测的28种蔬菜价格显示,平均涨价5.44元每公斤,同比上涨5.2%,并且辣椒类蔬菜的涨幅也不小,已超过30%。在蔬菜以及肉类价格的不断上涨影响下,CPI自去年12月份以来由降转涨,让人心慌不已。许多朋友可能对CPI不是很了解,它是衡量物价水平高低的指标,其上涨就意味着物价上涨,甚至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此一来,国民的购买力将会下降,收入缩水。
猪肉价格上涨是因为猪瘟以及进口量的骤减,还有成本上涨等因素,但是我国一直不缺蔬菜,近期上涨究竟为何?
分析国家统计局1月11日的数据,可以得到一些原因。比如春节前我国普遍出现低温天气,一些往年温暖的南方地区甚至降到零下温度,蔬菜的储藏以及运输成本增加,同时春节前是食物购买的旺季,国民强大的购买量拉动了价格上涨。
当然,蔬菜价格上涨不是单一原因导致,而是多个因素叠加作用。除去上面所提的因素,还有以下5个方面:
其一、2020年的疫情导致农户3-4月也未能出门下地耕种,错过了一些春耕的更佳时机,许多收两茬或者三茬的作物收成降低,延后播种导致种子发育错过适宜的温度及湿度,进而影响后续的产量。
其二、由于蔬菜生产进入冬季模式,运输受到管制,年初时省与省之间的交通还未全面流通,大多数城市处于封城状态,所以城内的蔬菜不够消耗,城外的蔬菜进不去,围城效应导致供低于求,自然价格上涨。
其三、今年天气过于严寒,致使大棚蔬菜上市的时间延迟,出现供应缺口,供货商手头库存有限,而进购下批蔬菜所花成本将会提升,为盘活资金,只能涨价售卖。
其四、2019年蔬菜市场行情惨淡,许多农民放弃种植,选择养殖或者进城务工,导致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产量随之骤减,又推动了一波CPI上涨。
其五、肉类价格上涨导致CPI增长,带动蔬菜价格上升。
目前市场上的抢手货大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前两年价格低迷,所以不少人放弃栽种大葱,种植面积减少。而2020年更是由于雨水连连,葱苗被淹死,所以葱量减少,就连山东的大葱产量也降到历史低点,所以价格自然节节攀升。
菜篮子越来越沉,居民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到底什么时候价格才能回落?
专家预估:至少要在今年的第二个季度才可能回落,因为今年之一季度集中了元旦和春节两大节日,是蔬菜售卖的旺季,但也是供应的淡季,因此供需矛盾很大,价格还会上涨,也就是表明,年前蔬菜价格基本不会跌。
另外,由于蔬菜属于生鲜,在冬季的调节周期长,所以供应的数量在之一季度不会太多,这样也会推动价格增长。但官方已表态,虽然价格有所波动,但只是个别涨幅大,总体不会有太大变动。蒜和葱虽然价格贵,但也消耗不了许多,而像白菜之类的蔬菜可替代性大,如果觉得价格太贵可以选择其他种类的青菜代替食用。
由于今年蔬菜行情好,不少农户会加大种植面积,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夏季蔬菜调节周期短,今年下半年蔬菜的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而且肉类的价格将会回调,届时CPI数值下降,自然蔬菜的价格也会随之下滑。目前蔬菜的价格提升也是由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导致,并不是市场调控上涨,所以,大家可安心过个好年,价格回落指日可待!
关于近期多种蔬菜价格上涨,你感受到了吗?可以在评论中说说近期购买蔬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