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冷器有什么缺点?
目前它的制冷效率只能达到普通氟里昂制冷机的1/3。“低效”意味着获得相同的制冷效果,要费更多的电。因此,半导体制冷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仅仅主要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例如计算机芯片、激光器、微波放大器、光电放大器等精密器件的冷却。在运输过程中生物样品的冷却,小轿车中的食品冰柜有的也采用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介绍
半导体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利用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制取冷量的器件,又称热-电制冷器。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半导体制冷片 问题!我想用它给 显卡芯片 和 CPU 散热!!
之一个问题那中4CM*4CM 的半导体制冷片,在电脑中 是否接 5V就 足以?(本人没有见过,也是刚刚看了下原理); 我看接12V都起霜了,一旦电脑不工作,这不是有化成了水?那下次 开机 的话.............................接5V是否合适?还有 能否接36V的?这电压有什么要求,我就知道个 低电压 大电流!
第二个问题
此半导体制冷片 温差到底会达到多少?接 12V ;5V 各自两面的温差多少?
用在电脑上 是否实用 (由于从没用过,怕适得其反,到把电脑硬件弄坏了!)听说,制冷的那端如果在5度的话 ,热端 会达到80以上? 但半导体的能扛起的温度要在85度以下???
第三个问题
这半导体制冷片 一小时功耗大概是多少?如果我要 安装在电脑中,请问 我想接5V , 制冷片的正极 是否接 电源的 5V红线, 制冷片的负极 是否接电源的 黑线 即12V???(其实我不知道哪个线是 负极!我看淘宝卖家上写的
他说
一根红线和黑线就是5伏,红线是正极,黑线是负极;制冷片也如同红正黑负
最后个问题
我看还是有相当部分人 用这东西 个电脑散热! 既然这样 为什么CPU 和 显卡哪些厂商 ,不弄半导体散热?? 还是 依然用 风扇? 比如高端的显卡 满载温度 那是高啊! 为什么 厂商从不用半导体制冷系统? 难道就是为了节约成本???
还是这东西有很大的缺陷???
请依照问题回答! 鄙视不看具体问题,就直接复制一些牛头不对马脚的东西!能详细点更好!!! 我们厂前不久 就有个所谓的工程师,曾经 在一段钢管中间进风 做实验,一端出 冷风 还起霜了;一端 热风 还比较烫手!!!
问他 他还高傲的样子............我 晕死
我很怀疑就是用这原理!
我以我的观点回答你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认为半导体制冷的耐用性和传统的风冷是无法比较的,也许几周就坏,也许几个月
其二半导体制冷用的还是电,而且功耗不低。这与违背了目前提倡的环保。
第三其产生的水珠也不好解决。即使解决也不好安装。一个疏忽弄不好烧了主板也是正常的。风险较大。
第四,半导体制冷无法自动控温,这点是最可惜的。如果可以自动控制温度,第三点则可以避免。
第五,半导体制冷还是要用传统风扇来帮助背面散热器。这点真是蛋疼啊。如果说半导体制冷压得住CPU,那么同样的你也得上一个压得住它背面温度的散热器。那么…上半导体制冷…还有什么意义?
半导体制冷是通过直流电流使一端为冷端而另一端为热端。
珀尔帖现象最早是在1821年,由一位德国科学家Thomas Seeback首先发现,不过他当时做了错误的推论,并没有领悟到背後真正的科学原理。到了1834年,一位法国表匠,同时也是 *** 研究这现象的物理学家Jean Peltier,才发现背後真正的原因,珀尔帖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用两块不同的导体联接成电偶,并接上直流电源,当电偶上流过电流时,会发生能量转移现象,一个接头处释放热量变冷,另一个接头处吸收热量变热,这种现象称作珀尔帖效应。这个现象直到近代随著半导体的发展才有了实际的应用,也就是[致冷器]的发明(注意,这种叫致冷器,还不叫半导体制冷器)。帕尔帖(peltire)效应
电流流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热量,或向外界放出热量。这就是帕尔帖效应。由帕尔帖效应产生的热流量称作帕尔帖热,用符号 表示。
对帕尔帖效应的物理解释是:电荷载体在导体中运动形成电流。由于电荷载体在不同的材料中处于不同的能级,当它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运动时,便释放出多余的能量;相反,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运动时,从外界吸收能量。能量在两材料的交界面处以热的形式吸收或放出。
怎样使12706半导体制冷片正常工作,直接接到12v电压上吗?
是的,需要加合适的电压并加好散热器,否则会烧坏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wnw678@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