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cr高频淬火工艺参数?求助活塞杆高频淬火工艺

wanfu 百科 88 0

40cr高频淬火工艺参数?

40Cr热处理工艺:

之一次淬火加热温度(℃):850;冷却剂:油

第二次淬火加热温度(℃):-

回火加热温度(℃):520;

40Cr属于国标合金结构钢,执行标准:GB/T 3077-1999

40Cr钢是机械制造业使用最广泛的钢之一。这是最常用的合金调质结构钢,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负荷和中等速度工作条件下的机械零件,如汽车的转向节、后半轴及机床上的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尖套等;也可经调质并高频淬火后用于制造具有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而无大冲击的零件,如齿轮、套筒、轴、主轴、曲轴、心轴、销子、连杆、螺钉、进气阀等;也可经淬火、中温或低温回火,制造承受重负荷的零件;又适用于制造进行碳氮共渗处理的各种传动零件,如直径较大和要求低温韧性好的齿轮和轴。

求助活塞杆高频淬火工艺

工作环境:在油封内作往复运动 高频淬火后还要镀铬 请教表面高频淬火,淬硬层深度多少,硬度要求为多少为佳? 依据是什么?

从楼主所说的来看,其实活塞杆只受摩擦和挤压力,载荷不时很到,只要求耐摩擦和很好的强度即可,不知道我说的对吗? 如果这样的话,感应淬火就很简单了,硬度只要能达到55以上应该就可以了,淬硬层在1.5MM左右就应该可以了。 楼主你很多问题也没有完全说清楚,比如材料,工件尺寸等



查看原帖>>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有什么优点?

高频感应淬火的作用有:
1、加热速度极快,可扩大A体转变温度范围,缩短转变时间。
2、淬火后工件表层可得到极细的隐晶马氏体,硬度稍高(2~3HRC)。脆性较低及较高疲劳强度。
3、经该工艺处理的工件不易氧化脱碳,甚至有些工件处理后可直接装配使用。
4、淬硬层深,易于控制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高频感应淬火】是利用高频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 *** 。
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请问高频淬火工艺最小使用内径是多少,谢谢!

只要工件能加热就可能淬火。具体多少就不好说了。因为各地师傅手段不一样。

为大家说说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是两种常见的金属热处理 *** ,主要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

1. 频率范围:

高频淬火(High Frequency Tempering, HFT):高频淬火的频率范围通常在300kHz至1000kHz之间。高频淬火主要使用交流电,通过电磁场来加热金属工件。高频淬火的频率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淬火过程,适用于小尺寸和薄壁件的淬火。

中频淬火(Medium Frequency Tempering, MFT):中频淬火的频率范围通常在100kHz至1MHz之间。中频淬火主要使用直流电,通过电磁场来加热金属工件。中频淬火的频率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淬火过程,适用于中大型和较厚壁件的淬火。

2. 热处理效果:

高频淬火:高频淬火主要用于提高金属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高频淬火的表面硬度较高,但往往无法实现较深的内部淬硬层。高频淬火适用于表面要求较高的场合,如刀具、齿轮、齿轮轴、导轨等。

中频淬火:中频淬火既可以用于表面淬火,也可以用于整体淬火。中频淬火可以实现较深的内部淬硬层,提高金属工件的综合性能。中频淬火适用于中大型和较厚壁件的淬火,如大型机床的轴类、齿轮、轴承等。

3. 适用范围:

高频淬火:高频淬火适用于小尺寸和薄壁件的淬火,如刀具、轴承、齿轮等。高频淬火可以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的风险,提高淬火效率。

中频淬火:中频淬火适用于中大型和较厚壁件的淬火,如大型机床的轴类、齿轮、轴承等。中频淬火可以实现较深的内部淬硬层,提高金属工件的综合性能。

总之,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在频率范围、热处理效果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金属工件的类型、尺寸和热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淬火 *** 。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