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薛丁山征西”在什么时候?
薛仁贵征东实则是唐灭高句丽之战,但情节多为清人虚构。薛丁山征西则完全虚构,其原型为薛仁贵的儿子薛讷。罗通是小说《罗通扫北》男主角,不是史实人物。即便连他爹罗成是否存在也存在争议。秦怀玉扫南秦琼孙秦怀道墓志铭近年被发现。而古人非常重视辈份,秦琼的孙子是怀字辈,所以他父亲不可能也是怀字辈。薛丁山征西的介绍
《薛丁山征西》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影片主要讲述了薛丁山(黄日华饰)得悉父亲薛仁贵(夏雨饰)西征哈密国被围,与妺金莲(杨盼盼饰)带兵相救。途中他俩遭窦仙童(龚慈恩饰)挡路,童对山一见倾心,逼他与己订下婚约,山救父心切,唯答允之。寒江关守将之女樊梨花(陈敏儿饰)学艺下山前,其师言梨花与丁山有宿世因缘。阵上交锋,梨花对丁一见倾心,奈何分属两军,且遭暗恋梨花的杨藩(黎汉持饰)的屡屡陷害与阻扰,丁山对梨花误会重重,终于......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看过《薛丁山征西》的都知道大唐之所以平定西凉都是樊梨花的功劳,樊梨花在评书中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樊梨花在评书中活了多长时间没有详细的资料,因为评书《薛丁山征西》中并没有直接叙述樊梨花的生卒年。就了解的关于薛仁贵征东之后的评书或小说里提到的,可以推测出她活得相当长,从《薛丁山征西》大体也能推断出来樊梨花生于何时,大概在薛仁贵征东之后没几年西凉造反,那时她应该在十八岁左右。
后来唐太宗去世,其子李治即位,樊梨花被封为天下督招讨兵马大元帅、平西侯,再往后武则天即位、屠戮大唐功臣,薛家大部分被杀,樊梨花被她的老师骊山圣母救出,一直到唐中宗复位,薛刚薛强为后来的中宗和睿宗争夺天下,樊梨花不忍见两子相残,劝说无效,重返骊山圣母宫。
直到唐睿宗即位,大唐平定大理,薛家沉冤昭雪,武则天被杀,樊梨花还活着。但是关于她何时死的评书中并未提及。
扩展资料: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突厥寒江关关主,后投唐(樊父原系隋将,归依突厥)。樊梨花智勇双全,美貌绝伦,其自嫁薛丁山为妻,协助薛丁山登坛挂帅、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其一生故事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视剧、电影、歌舞戏剧等。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薛丁山征西
《薛丁山征西》:黄日华饰演的薛丁山左美妻右娇娘享尽齐人之福
TVB拍摄于1986年的《薛丁山征西》是根据清代同名通俗小说改编的古装历史剧,其中黄日华饰演的薛丁山,与陈敏儿饰演的樊梨花在征西战场上上演了一段爱情、亲情、国仇、家恨的故事,并且龚慈恩也有加盟,她可是黄日华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女友,只不过二人缘分较浅,拍拖没多久就分手了,但是在这部戏中她饰演的窦仙童对黄日华饰演的薛丁山一见倾心,还逼他与自己订下婚约,所以结局是薛丁山左美妻右娇娘享尽了齐人之福。这话说隋唐时期可是最有故事的一个年代了,各种英雄传奇历史演义应有尽有,光薛家将那波就翻过来揉过去的不知道被拍成了多少影视剧,无线也同样把薛仁贵爷孙三代的故事拍了个遍,当然薛丁山和薛刚历史上并不是真叫这名字,他们都是原型衍生出来的小说角色,由于小说本身富有神话色彩,所以搬上荧幕后多少也都带点奇幻。「三世将门」薛仁贵征东,其子薛丁山征西,为何他的孙子薛刚反唐
薛仁贵 薛丁山 薛刚 关键字:薛仁贵;薛丁山;薛刚;唐太宗李世民;唐朝。 字数:1307字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将门薛家,战功赫赫,民间传颂,千古流芳 贞观末年,太宗皇帝李世民做了一个怪梦。 他梦见自己遭到逆贼的追杀,落入敌手。 即将丧命之时,却有一名【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轻而易举地击杀了逆贼。 薛仁贵:着白袍、骑白马、持方天画戟。 李世民问那小将姓甚名谁、家住何方。那小将却以一首诗作答—— 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镇西东。 皇帝醒来后四处寻找【应梦贤臣】,由此引发了一代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 围绕薛仁贵、其子薛丁山、其孙薛刚,产生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等一系列的传奇小说,《隋唐演义》更是对其人大加渲染。 后世又有了诸如《薛仁贵传奇》的影视剧,可以说,将门薛家不但战功赫赫,而且舆论效应非凡呐!但抛去小说、电视中的人物角色,历史上真实的薛仁贵一家又是怎样的呢?小说取自哪些历史真实人物呢? 薛仁贵历史上却有其人 薛仁贵的影视和小说形象,取自真实的历史人物。 他,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他虽然出身乡野,去也是官宦后代——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 薛仁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辉煌的事迹。 并且一生仅有一例败绩,仕途虽不算坦荡,但也得到了善终。 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可不要小看这一册《周易新注本义》——这是一本首次提出辩证法治兵的兵书。 相传薛仁贵长于阵法,尤其是他的【龙门阵】,应用了《周易》中的一些思想,变幻莫测。而他还能著下《周易新注本义》,这就更证明了他是一名文武双全的、且对《周易》这样高深的学问颇有了解的将军。相比一些目不识丁的将军,他是一位十分难得的武将。 另外,薛仁贵与薛平贵并无半点关系。一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一个是民间故事人物。王宝钏是薛平贵的妻子,而非薛仁贵。 薛丁山的真实历史人物是同为唐朝名将的【薛讷】,薛仁贵原配柳金花的儿子 此子聪颖非常,是他5个儿子中唯一一个成就能够与他匹敌的儿子。 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 这样【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场面发生在一个家族连续的两代人身上是十分不易的。 在唐代传奇小说中,或许比薛丁山更为传奇、更加吸引人的是他的妻子,他共有三个妻子——樊梨花,窦仙童,陈金定。 其中,樊梨花乃是一位得道高人,因尘缘与薛丁山共度一段夫妻缘,后又离开尘世,成为一名隐士高人,在其子薛刚落难之际还曾以一名尼姑的身份出手相助。 薛刚,源自薛仁贵之孙薛嵩 薛刚或许是薛家三代里最令人玩味的一位人物了。 先不说上元夜一脚踢死皇子,害得薛家满门抄斩,筑起的铁丘坟有如小山一般高,光是「 ”反唐”这两个字就足以惊愕众人了。 铁丘坟 实际上,薛刚反唐的历史题材是—— 薛嵩在安史之乱是曾经投入叛军中,类战有功,被封为邺郡节度使。后史朝义兵败,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降唐,被封为昭义节度使。 并无召集军马杀回长安,为家族报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