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

wanfu 百科 73 0

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

之一代电子计算机虽然在当今人们看来相当笨拙,体积大,造价高,操作困难,但正是它开辟了计算机发展之路,使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变化。之一代电子计算机指从1946年到1958年间的电子计算机。这时的计算机的基本线路是采用电子管结构,程序从人工手编的机器指令程序,过渡到符号语言,之一代电子计算机是计算工具革命性发展的开始,它所采用的二进位制与程序存贮等基本技术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

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体积大 耗电量大 寿命短 可靠性低 成本高;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在这个时期,没有系统软件,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计算机只能在少数尖端领域中得到运用,一般用于科学,军事和财务等方面的计算.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之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 )年

之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

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扩展资料

世界上之一台电脑,也就是之一台通用计算机是1946年产生的是由美国的莫克利以及艾克特两位科学家研制的,并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联合推出,最终诞生。之一台计算机诞生之后,美国国防部曾试图用这台机器来完成弹道计算的实验。

世界上之一台电脑的体型巨大,而并非人们现在拿在手里的笔记本,相对于更加重的台式电脑来说,也仅仅是小巫见大巫。那时的计算机光重量就有30吨,同时支持其运转的耗电量是极大的,功率更是达150kw左右。

这台电脑进行运算的频次较高,一秒钟可支持超过5000次的运算。虽然与现代发达的超级计算机不能相比,但在过去来讲无疑是一个超越世纪的、极具借鉴意义的存在。

由于在机器内部构成为大量电子管,这之一台电脑也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所有计算机当中原始般的存在。大量的电子管的分布使得这台计算机从外观上看体积非常大,同时由于功率较高,发热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一次运转的时间不能太长。

人们通常用世界上之一台计算机来称呼之一台电脑,电子计算机之所以能够与电脑等同,这是由于电脑的研发是为了帮助人们处理一些信息以及运算,与早期计算机的功能是相同的。

电子管计算机的简介(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第4张图片-万福百科

意义

自之一代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技术和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科学已成为一门发展快、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学科,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之一代电子计算机以什么元件为主要电路元件?

之一代电子计算机以“电子管”(真空管)为主要电路元件。
世界上之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余吨,占地约17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000只电子管。它是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使用了飞机和火炮,猛烈轰炸对方军事目标。要想打得准,必须精确计算并绘制出"射击图表"。经查表确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弹正中飞行目标。
但是,每一个数都要做几千次的四则运算才能得出来,十几个人用手摇机械计算机算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份"图表"。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开始研究把电子管作为"电子开关"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许多科学家都参加了实验和研究,终于制成了世界上之一台电子计算机,起名为"埃尼阿克"。
扩展资料:
之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基础元件;
2、使用汞延迟线作存储设备,后来逐渐过渡到用磁芯存储器;
3、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是用穿孔卡片,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4、系统软件还非常原始,用户必须掌握用类似于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的 *** 。
自之一代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技术和工业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计算机科学已成为一门发展快、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学科,计算机产业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之一代电子计算机

之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 *** 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Mark Ⅰ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4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1903~1957)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组,1945年设计电子离散可变自动计算机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将程序和数据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储存在存储器中。这使得计算机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机器结构的关键部分是中央处理器,它使计算机所有功能通过单一的资源统一起来。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之于世。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 *** 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00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Ⅰ快1000倍,ENIAC是之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