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

wanfu 百科 139 0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

1、气候类型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2、气温

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C ,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黄土高原的气候类型: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

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黄土高原的气候既受经、纬度的影响,又受地形的制约,具有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特征。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降水

黄土高原东西之间的降水有较大差异,由于位于中纬度地带的东部季风区,又属高空盛行西风带的南部。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极地大陆气团南下,造成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的气候。

春季由于冬季风衰退,而较弱的太平洋暖湿气流还难以影响该地区造成大气和土壤干旱明显,春旱现象严重。夏季黄土高原近地面处于大陆热低压槽的前部,而高空则在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和控制之下,盛行太平洋热带海洋气团湿度较大,经冷空气的激发作用形成大面积降水,成为黄土高原降水的主要来源。

秋季暖湿的海洋气团南退,冷空气进入黄土高原,但因南退的暖湿海洋气团受秦岭的阻挡,而变性大陆性气团侵入很快,形成较多的锋面降水。由此造成了黄土高原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干旱少雨的降水特征,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黄土高原位于哪几个省

黄土高原横跨中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Loess Plateau)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更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扩展资料: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地带,自南而北兼跨暖温带、中温带两个热量带,自东向西横贯半湿润、半干旱两个干湿区。高原东部、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中部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区,西部和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区。

2、气温

黄土高原区域年平均温度为3.6~14.3℃,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3、降水

黄土高原东西之间的降水有较大差异,由于位于中纬度地带的东部季风区,又属高空盛行西风带的南部。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极地大陆气团南下,造成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的气候。

4、蒸发

黄土高原的蒸发量普遍高于实际降水量,年蒸发量为1400~2000毫米,其总体趋势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就年蒸发的变率而言,一般是春末夏初更高,冬季最小。区域的农业气候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即光热条件优越,但降水量少、蒸散量大,农田水分亏缺严重,主要是雨养农业。大风和沙尘暴日数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日常概念里的黄土指黄色的尘土,状态介乎分散的细沙和黏重的泥土之间。地质学上的黄土专指形成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也可以看作是某种松散的软的岩石。与生物作用产生的土壤不同,它是风吹来的沙尘长期堆积而成的。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并延续至今的干旱条件下的特殊沉积物。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4张图片-万福百科

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戈壁沙漠等干旱地区,白天和夜晚气温相差非常大,而岩石内部不同矿物的热胀冷缩程度不一样,长期反复膨胀、收缩作用,彼此之间的联系就变得松了,从而开裂、剥落,产生沙粒和粉尘。沙漠中的砂粒被风长年累月地吹来吹去,互相碰撞打击,产生许多细小的尖角颗粒,它们就是形成黄土的主要物质。西北风从坡上刮过,沙尘被卷上大空飞向远方,越细的沙尘飘得越远。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5张图片-万福百科

中国的黄土堆积区域,正是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粉尘降落的地方。在中国地图上,大致可以自西向东看到戈壁一沙漠一黄土这样岩石沉降颗粒逐渐变小的顺序。黄土高原,是几百万年的“沙尘暴”堆积的结果。

在我国,黄土遍及陕西、宁夏、山西、河南、甘肃、新疆、内蒙古和辽宁等地,分布面积达44万多平方千米。在这些地区,黄土的发育程度不完全相同,据勘察,有的地方厚度仅10余米,有些地方黄土厚度局部达到400多米,以西北地区和黄河中游一带发育更好。

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是什么?黄土高原气候类型是怎么样的?-第6张图片-万福百科

在我国上述黄土分布的邻近地区,比较广泛地分布着这些风积的黄土被流水作用再改造形成,或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被流水作用再风化堆积形成的貌似黄土的次生黄土。广泛分布的厚层黄土和次生黄土,疏松多孔,质地均匀,易于耕作,可以形成肥田沃土。自古以来,我国中原的农业以及整个中华文化发展就与黄土有密切的关联。

黄土也有不利于生产发展的一面,那就是黄土十分松散,易被侵蚀,特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此外,不合理的开垦和利用方式,使水土流失现象更加加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我国黄河输沙量非常可观,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要超过16亿吨,为世界各大河流之冠,其中80%以上的泥沙来自黄土高原。治理黄河,合理开发和利用黄土资源,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大事。

科学家近年来将中国黄土与大洋的深海沉积、极地冰心并称为目前发现的三部最完整的全球气候史书。尤其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其沉积历史就像一部珍贵的典籍,记录了240多万年来欧亚大陆所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如生物气候环境变迁、新构造运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等。对中国黄土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科学家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有哪些生物治理措施?

4.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4.1.1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一举两得;引洪灌地就是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川地、台地、坝地等,可有效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4.1.2 林草措施

根据对1987~1992年七年的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此可见,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1.3 耕作措施

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即大于30。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