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酒驾为什么判半年 高晓松酒驾车祸事件全程回顾
高晓松醉驾案2011年5月9日晚,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10日下午4时15分,高晓松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拘留。有网友将醉驾者高晓松的成名作《同桌的你》进行了改编,新版名为“酒驾的你”,以此来调侃酒驾入刑后之一个被抓的名人。这就是高晓松醉驾案。
高晓松醉驾案的辩护律师,在事后将工作过程做出介绍:虽然从律师的角度看,签署血样传递过程中因存在程序瑕疵,律师认为可提出证据采用方面的辩护,但高晓松本人放弃了诉讼,判决结果也是“顶格量刑”。侦查起诉乃至审判,完全是按照“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进行的。[1]
案件审理 听语音
2011年(5月17日)下午高晓松醉驾案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审理。最终,高晓松以“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6个月,罚款4000人民币。在庭审过程中,高晓松态度较好,完全认罪,他还称“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三份证据 听语音
高晓松律师提供三份证据,一,同桌喝酒的吴波证明高曾叫代驾,二,同事朋友张亚东小珂说他喝酒平时都找别人找代驾,三,出示受害人的求情谅解信和赔偿书,希望判处时能多参考。同时,律师表示高晓松放弃做“无罪辩护”。“我们是有可能是对被告人做无罪辩护的,由于证据的不合法,但是昨天下午我们在会见被告人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机会,但是被告人劝说我说让我放弃这样的想法,他说一切事实都存在,我不想回避什么,即使是有这种可能,也不要这么做。”
醉驾始末 听语音
在庭审过程中,高晓松交代了醉驾始末,他称当时找过代驾,但等了很久,代驾也没来,一冲动就自己开车走了。高晓松坦承说,“之一,我完全认罪。第二,我相信法律公正。第三,我相信法律也会维护一个犯罪人的其他权利。我希望传达给公众的就是,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高晓松酒驾是怎么一回事?
事故经过 事发时间:9日22时26分许 事发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大街十字坡路口东50米处 1 高晓松所驾驶白色英菲尼迪越野车与前方等候红灯的桑塔纳2000出租车相撞,的哥一头向前扎去,将挡风玻璃撞碎。而高晓松的车仅轻微受损。 2 被撞桑塔纳2000出租车因势与前方伊兰特出租车相撞。 3 伊兰特出租车又撞上前方一辆切诺基越野车。 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一辆北京牌照的白色英菲尼迪越野车与前方三辆车发生事故。经民警现场询问,白色越野车驾驶员自称高晓松,口中带有明显的酒气。据记者了解,这名司机为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 交警按照规定对高晓松进行血液酒精检测,经过专业机构鉴定,高晓松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43.04毫克,已经超过醉酒驾车标准。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算命的说高晓松活不过35岁,是五台山之行让他彻底改命
提起高晓松,大家一定不陌生。《同桌的你》家喻户晓。
《晓松奇谈》播放量破亿。
他的名言“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被广为传颂。
如今,他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人生更上一层。
然而,如果没有五台山之行,他可能活不过35岁。
更不会有之后精彩的人生。
这一切都要从他的一次旅行说起......
高晓松18岁刚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父母奖励他游玩放松。
于是,他一个人坐船到了青岛,那是他之一次出门。
有一天他出门逛街,遇到一个算命的瞎子。
他上前算了一卦。
高晓松自己说 ,有几件事情算的都很准 ,使他也深信不疑。
高晓松是不走寻常路的人,最后问了一个问题: “我啥时候死呀?”
算命先生冷冷地答道:“你35岁死!”
一般算命先生骗人,都会说得模棱两可,让人有猜想的空间 。这位先生直接点出具体时间, 不常见。
高晓松1969年11月14号出生于北京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18岁考入清华大学、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电影、专辑大卖、《同桌的你》等歌曲大火,创办唱片公司,自编自导的电影荣获国际大奖......
他过得顺风顺水。
但那句话时不时蹦出来,在脑子里回旋一下。
34岁的最后一天,他坐立不安。
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上五台山!
要知道,11月的五台山,已经见雪了,很冷。
他独自一人来到山下,看到角落里蹲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他上去招呼:“小伙,在这干嘛。”
年轻人说:“我准备当导游”。
高晓松问: “这都没有游客,你怎么当导游?”
年轻人答: “你不是来了吗?”
于是,导游帮他找来了一辆很破的国产吉普车。
然后就和这个年轻导游、吉普车司机一起上山了......
高晓松上山就告诫坐在后座的导游, 千万不要和他说话 。
他只是想静静。
五爷庙吐露心声
高亢唱戏跟五爷道别
五爷庙是香火最旺、最灵验的地方,三人一起先是去了五爷庙。
他先是简单跟五爷汇报了一下最近的生活、工作......
最后和五爷说:“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 ,如果我能过了今天,我就勇敢的向前走了,今天我过来跟你道个别。”
都知道五爷喜欢听戏喜欢热闹, 他还扯开嗓子高亢的给五爷唱了一段戏。
拜完五爷庙,三人一起继续上车,上台顶,到了东台、西台、北台、中台,转了一大圈。
到哪儿他都拜两下。
那时候已经是晚上差不多9点多了,风很大,体感气温能有 零下10度。
悬崖边惊魂溜车
大师预言险些成真!
最后一站来到了南台小庙。
很冷,他匆匆拜完南台,就赶快跑出来,准备上车暖和暖和。
车就停在悬崖边上。
上车时,司机在对着悬崖撒尿。
高晓松坐在副驾驶,没想那么多,只是想 把车发动起来,暖和一些。
正是这个动作,造就了惊魂一幕。
高晓松做的吉普,已经很破旧了,手刹不好用。
如果没有手刹,车停在坡路上,是会溜车的,所以司机会把档位挂在1档,把车卡死,就不会溜车了。
高晓松可没注意这些, 手一拧油门,车一下就往前走了。
手动挡车都会这样,如果他不动,车还会退回来。
但是他下意识的做了一个更错误的决定,他把档摘了!
车驶慢慢滑向深渊。
他看到旁边撒尿的司机一脸惊恐,目瞪口呆,都忘了继续尿。
他心里想到, 那算命瞎子算的太准了,原来我是这么死的。
高晓松回忆说 , 他以前以为他将死的时刻,也许会高歌,也许会吟诗。
但当时,他心里只有三个大字, 完蛋了 。
就在这时,车后座的导游几乎是跳到司机位置上,踩下了刹车。
因为当时太害怕了,他都忘了后座还有一个人——那个年轻的小导游。
最终车离悬崖只剩半米!
再往前两秒钟,这车就下去了。
司机裤子都没提,冲过来。
下山的时候,高晓松就一直在想, 这个算命的有点意思, 他还真来了,还拜了佛,可怜了一位小导游,带着他走了一天。
下山后,已经半夜11点多, 高晓松把算命的事情讲了出来,大家都听傻了。
第二天回家路上,正好是他的生日,他对自己说, 这辈子,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那年,正好是他之一次离婚后,人生最灰暗的时刻。
后来酒驾被抓,他选择 无条件接受审判 ,很可能是受了这件事的影响。
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 他莫名其妙的上了五台山 。
还有小导游说的, 你不是来了吗?
他可怜那个没有客人的小导游,带着他走了一天,关键时候竟然救了他的命!
难道那位小导游就是佛本人?!
为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他给了小导游3000块钱。
这次经历是他人生的 分水岭 。
在这之后的高晓松沉稳了许多,平和了许多。
在这之后,中国文艺圈闪烁出一颗璀璨的巨星。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文艺偶像到众矢之的,直播被骂停的高晓松,究竟得罪了谁?
不知从何时起,“高晓松暴瘦”、“高晓松减肥”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点,26天减重26斤, *** 上秀出大长腿,不看脸还以为是哪个流量小鲜肉。
胖了半辈子的油腻大叔,竟会在知天命的年岁“老年俏”,也算是个小奇观。
可有夸奖便有贬低,以前的高晓松,人们追着高喊教师,可如今口碑发作180度大转弯,满屏尽是批判之声。
2020年6月底,高晓松参与一场名为“名人读名著”的直播,却因网友批判太剧烈,最后不得不关闭直播间。
“高晓松快回美国看看吧”,“高晓松滚”......大家的心情好高亢啊。
《大话西游》中有句经典台词:“曾经看月亮的时分叫人家小甜甜,如今叫人家牛夫人”。
从众星捧月的文化偶像、音乐天才,到往常的人人喊打的“公知”,高晓松为何会被推到言论的风口,他这些年是得罪谁了吗?
高晓松是命中必定要当文艺青年的。
他强大的家庭背景应该没人不晓得,典型、圆满的高级学问分子家庭,家人不是名校的校长教授,就是行业的科学家,领军人物。
集更优质基因于一体的高晓松,不可能不优秀。
从小博学多才,被文化气息熏陶的他,身上自然有了文艺气质,只是他这个文艺青年有点不接地气,乃至潇洒过了头。
19岁那年,他考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数人幻想的伊甸园,他竟弃之如敝履,说退学就退学。
研究理论,探究科技太单调,玩音乐弹吉他,在诗词歌赋中纵情挥洒才是文艺青年该干的事。
深信“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高晓松,搭上几位好友,组成乐队,在音乐的海洋里漫游,开端五彩斑斓的生活。
高晓松不是随意玩玩的,是真的搞出看名堂。
1994年,他与老狼掀起一阵民谣热,一首《同桌的你》,把人们霎时带回那个纯真美妙的年代,成为经典,影响至今。
之后他又发挥导演才气,执导多部电影作品,写歌词写剧本写小说,拿奖无数,纵情发挥他的文艺细胞。
不知是不是外界赞誉过多,令他一时入迷失了足。
2011年5月,他酒后开车形成四车相撞,四人受伤,后被处拘役六个月,罚钱四千元。
此事一出,惹来一片热议,事实当前,且形成严重结果,难辞其咎。
可奈何他是个才子啊,出狱后重振旗鼓,第二年便推出让他名声大噪的《晓说》。
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炫酷的特效与舞台,只要高晓松一人坐在那,拿着扇子嘚吧嘚地讲。
从天文天文、海外见闻,到中西文化、经济政治,再到野史趣闻,既能朗读诗词歌赋,也能大谈人生哲学,只需你想到,他就能说到。
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的形象,让观众认识到,眼前这个身体胖、头发长的中年人,竟是个“宝藏”。
自此,教师、巨匠、偶像、才子......各种佳誉迎面而来,当时曾经43岁的高晓松,终于有了人生的高光时辰。
可高处不胜寒,巅峰过后佳境必下,极乐之欢必不持久,偶像一词,究竟虚无,当反对之声袭来,只会摧枯拉朽。
我们再回到开头所说的那场直播,其实从头到尾,高晓松、马东等人也没发表不当的行动,无外乎是分享读名著的心得,向观众引荐几本好书而已。
可底下的声讨,也不在谈名著啊,那为何会招致众怒呢?大家都在谈论什么呢?
网友的评论中,经常提到美国一词。
原来当年酒驾被捕时,高晓松曾向警察亮出本人的美国绿卡,一时言论哗然,他后来又辩白本人没有改国籍,可又自称给奥巴马投票。
再加上他在节目中,提到美国如何如何好,说出“美国可没抢中国一片土地”,“对中国更好的就是美国”之类的话,一时触动观众的神经,以为他立场有问题,怎样听都觉得刺耳。
在某档节目中,当高晓松口无遮拦批判这个时期时,掌管人忍不住反驳:“从我们采访到如今,其实你很不喜欢这样的时期,其实你是美国人吧,你拿着美国的驾照,你有美国绿卡,以至是美国公民吧?”
几句话似乎说到他的痛处,一时语塞,答复:“不解释”。
抛开国籍的疑虑不谈,不批判人的好恶,避实就虚,只谈他说的话正确与否。
从学问面上说,高晓松是个全才,啥都晓得啥都能说,这点无须置疑,而且他颇有情商,通晓说话艺术。
马云评价他:“他的学问构造乌七八糟的,我也不晓得有几是真的,有几是假的,但听了就是很舒适”。
马东又说:“他最初的几句话你认可了,他自圆其说的力气,就彻底把你带进去”。
无论是谈政治历史,还是人文艺术,高晓松都能找到全新的角度与逻辑,用一个个有趣闻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样的故事,经他的口,总能多了几分兴趣。
这似乎解释了《晓说》为何会火?离不开高晓松的见多识广,也得益于节目既有学问性也有文娱性。
而为了能吸收观众眼球,就不能从常规正统去讲故事,得找点另类、与众不同,更好推翻观众想象的角度。
“发型能够坚持中分,但观念绝不坚持中立”。
人人皆有行动自在,只是这自在似乎有点过度,出来惊人的行动:郑胜利是倭寇,质疑四大创造, *** 没有音乐细胞、明朝三无......
这些行动能否正确,咱不是专家,无法做出评判,但至少能够肯定,确实是做到推翻观众想象,以致于人们说他是“历史制造机”、“历史创造家”。
在其他节目中,高晓松也有不少争议的中央。
例如在《奇葩大会》中,选手冉高鸣吐槽本人的穷日子,直言:我是穷人,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穷人。
结果引来高晓松的不满,直接打断选手的话,说他的三观有问题。
不管选手的话正确与否,但动不动就上升到三观问题,是不是有点过了呢?
再有在节目中说到造字时,先表示老祖宗在造字时把“射”、“矮”弄反了,紧接着又上升到“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到了这么明显的都没人校正”的水平。
批判就批判吧,避实就虚便可,却要上升到三观、群体乃至民族的层面,姿势太高,不免夸大其词,很容易惹来争议。
高晓松为何会被骂?除了他个人言行有争议外,也与观众有关。
高晓松固然是学问派,但随着观众学问程度的提升,群众不会自觉置信,他们也会考证考虑。
再加上个人认识的觉悟,人们也爱上发表评论,表达本人的思想,当你行动与观众契合他的认知,便得到认可,但一旦呈现不一样的声音,则立马反对乃至鞭挞。
高晓松恰恰如此,当初《晓说》能火,备受无数人追捧,正是他用巧妙地说话艺术,让观众认可他的个人观念。
凡是事皆有度,追求个性与成见,固然没错,但一旦过火了,便很难刹住车。
观众的不满,不是一次两次发表偏激观念,而是屡次积聚而成。
所以关于这些学问派的行动,我们听听便好,不用把他们的话当做一孔之见,也不用对他们过于苛刻鞭挞,是非对错,咱本人心中自有明断。
2019年4月底,《晓说》宣布停播,从12年开端,七年光阴,上百期节目,对忠实的观众而言,有太多不舍。
至于缘由,高晓松说出了意味深长的话:“任何一件事情在它成为荒谬的事情之前,就要完毕它,每件事情都是在它很好的时分,具有它”。
可见他很分明,《晓说》曾经过了它的黄金时期,与其等到它被人厌恶鞭挞,还不如提早风光潇洒地撤离。
可身为文艺青年,呼吁批判可不能停,2020年,高晓松带着新节目《探世界》回归观众视野。
这一次他来了一场漫长的游览,单独走访中美城市,去看望海外华人的故事,聊聊这个城市,聊聊里面的人和事。
将来或许仍有争议之声,但“没有成见哪来的巨匠”,他会仍带着“成见”不断走下去。
只希望他能顾惜本人的羽毛,别白费一腔才气,跌落神坛沦为笑柄。
50岁生日,高晓松催泪发文:如果有来生……
“我其实是一个孤单长大的小孩。我也在成长中有很多的怨和不原谅,比如对我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写了一首诗叫《铁青》,因为在我的心里,父亲就是铁青的。但到了50岁的时候,那些从小孤单着长大的东西都已经慢慢淡去了,远去了。所以当然是要感恩的。包括对我的父亲,我把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洒在旧金山海湾时,正好有一对年轻夫妇推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走过来,正好就在那时候出现在镜头里,而就在那个时刻,我已经原谅了我的父亲……”
“如果有来生,来生年纪轻轻又回来,我还是想回到这个江湖……我觉得可能这世上没有比我们这个江湖更好的地方,尽管很多人不喜欢,但我来生还会再来。”
2019年11月14日,是高晓松的50岁生日。路走了五十年,他的内心却仍是此间少年。
十年前,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年轻的时候,每件事情你都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慌张过后,从六十年代末尾走来的高晓松,最为可贵的是看尽人情冷暖后,身上仍然有一种少年意气。
作为一个饱学之士,他所发表的言论,以及后来所造就的一系列文学音乐作品,其实都有着纯艺术之外的意义。
五十而知天命,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沉浮之后,他活得比大多数人要明白,一言一语中,随处显现着岁月赋予他的智慧。
飞逝而去的是过往烟云,坦然留下的是蓊郁风景。即使山风吹过,恍若隔世,他依旧喜欢这匆匆而过的五十年。
高晓松的前半生已经度过,他内心的波澜壮阔,早已隐匿在自己的年月深处。
从理想主义时代走来的高晓松,不可避免地与许多有趣的灵魂有了契合的连结。
在白衣飘飘的年代,大家为了音乐,不惜推着自行车走十几里路,只为驼回一只音响。
那时的高晓松烫着一头时髦的卷发,穿着一尺宽的喇叭裤,没事的时候就和老狼跑到北大的草坪弹琴。
1990年深秋,高晓松与女友“红”相识并相恋。之后,两人租了一间民房。
一天清晨,高晓松为红梳头,寂静之中他突然大喊一声“有了”,只见他迅速放下手里的梳子,来不及找纸,就在一本书的封底上,记下了瞬间的想法。
这段突如其来的文字,就是歌曲《同桌的你》的初稿。
1993年,高晓松终于完成了整首歌的创作,他邀请让老狼来唱这首歌。
那个时候,他们一起在校园舞台唱歌。停电了,便从牛仔裤的口袋中拿出一只打火机打火唱,直到整个学校的体育馆被星星之火照亮。
高晓松是个在人群中长大的人,所以他永远离不开人群的热闹,他孜孜不倦地寻觅着同类。
1994年,一首《同桌的你》让二十几岁的高晓松几乎收获了当年所有的音乐奖项。而彼时的朴树,只是一个喜欢音乐的辍学青年。
这一年的一个晚上,高晓松突然接到一个 *** 。 *** 那头用很结巴的声音问:“你是高晓松吗?”高晓松说:“我是。”他说:“我叫濮树,我想卖歌。”
高晓松也随着对方的话顺下来:“那行啊,我去找你吧。”
就这样,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人产生了交集。朴树当时唱了《火车开往冬天》,他的嗓音脆弱动人,听得高晓松浑身上下乱掉鸡皮疙瘩。
由于对朴树的欣赏和惜才之心,高晓松拉着刚回国的师兄宋柯成立了麦田音乐,自掏腰包,先帮朴树录了两首歌。
就连“朴树”这个名字,其实也是高晓松给改的。
朴树的原名是濮树,但这个字生僻又难记,于是高晓松就把“濮”变成了“朴”。
为了让朴树的才华发光,高晓松尽力了。
朴树是个少言寡语的人,好在高晓松懂他。对音乐共同的纯粹追求,成全了两个人的友情。
他最初成立麦田音乐是为了两个人,一个是朴树,还有一个是叶蓓。
1995年的某天夜里,高晓松和郑钧、谢东一群人来到酒馆,围成一桌,喝酒聊天。他偶然听到了叶蓓的歌声,觉得有些惊讶,便通过音乐总监找到叶蓓。
后来高晓松写了一首《白衣飘飘的年代》,叶蓓身上的脆弱感,配这首歌刚刚好。
叶蓓后来说,高晓松是她的伯乐。
2016年高晓松写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样的歌词,歌唱的人儿正是许巍。
许巍一直是高晓松的粉丝,所以当高晓松找到许巍时,他看词写得不错,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不喜欢上网的许巍,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已经火遍四方了。
高晓松说总有些人批评他的诗与远方,说父母尚在苟且,谈什么诗和远方。但他们不知道他的那个年代是真的有诗和远方。
中国八十年代民谣的土地一大块都让高晓松占领了,从朴树、叶蓓、老狼到尹吾、周深……看海天一色,听风起雨。
2012年的时候,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举办了“此间的少年”-高晓松校园民谣作品演唱会,老狼和高晓松在结束的时候,合唱了他们更爱的《恋恋风尘》。
那真是绝无仅有的一场演唱会,高晓松就是那个从来没有失去过自我的少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如今在网络上已成为人人皆知的箴言。后来,高晓松多次说过,这句话源于自己的母亲张克群。
高晓松生于1969年11月14日,计划经济时代长大的孩子,这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音乐天才,一路名校,拥有着别人无法复制的人生。
用高晓松的话说:当你的爷爷是清华大学校长,外公是熟操四国语音的科学家,舅舅是科学家、教授兼博导,妈妈是建筑学家,你要是不能当上个什么专家、学者,就会有一群人说你“长坏了”。
是的,在清华大院儿里,硕士在他们家等同于文盲。
有了自由和文化的基石,高晓松接下来的人生故事便都顺理成章了。
自小是学霸的他,在19岁那年以超出分数线60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更好的专业—电子工程系。
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高晓松的父母早就替他规划好了人生蓝图:读完清华,就到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科学家。
然而高晓松不愿走父母为自己铺好的平坦大道,他想去追寻自己的音乐理想。
1988年,他与老狼、蒋涛组成了青铜器重金属乐队。几个年轻人在北京各种地下摇滚音乐会,与崔健、唐朝乐队、黑豹乐队同台演出。
大二那年,高晓松跟家里说以后要专心做音乐,家里没有人支持他。高晓松就跟他妈妈打赌:我要是能用吉他养活自己,你就同意我退学组乐队。
于是高晓松被扔到天津,他唱歌卖艺,结果一天下来赚了五毛钱,便灰溜溜地回了家。
这次经历并没有浇灭高晓松对于音乐梦想的热爱。
1990年暑假,海南一歌厅竟给他们发来邀请:“希望你们能到我们这里来演出。”
乐队的其他人都因为海南太远而心生畏惧,只有21岁的高晓松和老狼背起了吉他,远走海南,唱一晚,给20块钱。
高晓松从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清华退学,彻底走上流浪歌手的道路。
他经历了人生中之一次打的士,之一次吃菠萝。然而,诗和远方的路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
海南毗邻广东,当地人都喜欢听粤语歌。高晓松和老狼的校园民谣根本无人问津,唱了好几天也没拿到工资。
两人囊中羞涩,剩下的钱只够一个人买票回北京。高晓松毫不犹豫地把这张票让给了老狼,自己则辗转到厦门,在厦门大学待了半年。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群玩音乐的朋友,每天聚在一起唱歌写诗,过着从前慢的日子。
高晓松后来在回忆里写:一生当中,再没有哪一年像1990年那样漫长、欢乐和忧伤。
“我妈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长大之后,高晓松对母亲说的这句话越来越深信不疑。
迄今为止,高晓松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每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他在旅途中碰上一堆人,很快成为朋友。甚至跟着人家一起组乐队卖艺弹唱,到荷兰,到西班牙,到丹麦……
旅程左右万里,护照四十八页,每个终点高晓松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很多人说:“还不是因为他的生活足够富足,所以才能做到。”
其实,这都是在他一穷二白的时候“玩的”。而后来,他竟然因为这些“玩”,成为了自己最初想要成为的人。
谈及自己这一路,高晓松说自己的潇洒,归功于“听妈妈的话”。他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他的母亲至今还背着背包在世界各地流浪。
高晓松从来不怕随遇而安,所以当他做唱片公司赔了钱,就跑去周游世界,“哪怕钱全花光也没关系。”他就抱着这样的想法出发了。
这才有了他后来在《晓说》里感慨: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从南极到北极,从东方到西方,从所有自己梦想要去的地方,到自己没有想过要去的地方,高晓松都去了。
另一段在外人看来难熬的时间,就是他因为酒驾坐牢的时候。但高晓松却说,那是一段最特别的时光。
他明白了很多。比如,生命、自由、珍惜……
未来不是岁数,未来是迷雾,读万卷书才能看清皓月繁星。
近些年,网络脱口秀、《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让高晓松这位音乐才子以口才征服观众,奇闻说古今,谈笑有鸿儒,大概说的就是他这种样子。
半生履历的沉淀,造就了他在各个领域中对古今文化谈笑风生的样貌。
面对外界对他的大力褒奖,他只是淡淡地说道:“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我让大家工作之余过得更有趣一点。”
高晓松还和朋友开了两所书馆,并出任馆长。“杂书馆”和“晓书馆”都是免费的,几乎每一本书都是他精心挑选。
他为杂书馆开馆撰写序言:
以史为鉴,无非再添几分偏见;以梦为马,最终去了别家后院。不如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岁月长,衣衫薄,高晓松只想不负时光不负卿。
由于从小生活环境的影响,高晓松总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时代的每一场变革,他可以随时做出自己的改变。
以至于他一度自嘲:“家庭出身决定了我只能写知识分子的无病 *** 。”
高晓松的确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1993年10月,诗人顾城自杀。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代文学青年的理想,似乎在听到噩耗的一刹便戛然而止,高晓松就是其中一个,他只看到报纸上写了四个大字:诗人死了。
为了怀念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写了三首歌,《白衣飘飘的年代》、《月亮》和《回声》。
“顾城是我最热爱的诗人,我觉得一个时代都结束了,我那一天就写了三首歌,组曲都是写给顾城的。”
顾城的母亲给高晓松打来 *** ,表示感谢:“谢谢你啊,晓松,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个时代还有人记得顾城。”
他是一个内心有真实、清澈的东西的人,无论被世俗怎么折损,都坚持自己一贯坚持的。
高晓松是什么时候开始老去的?
据他自己回顾,应该是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离世的那一天。
在他眼里,整个大师辈出的八十年代,终于崩塌。
环顾身边曾经唱歌的白衣少年们,早已褪掉身上的青涩,成为一个又一个温和的中年人。
随着被岁月摧残,那些 *** 都已经慢慢消失在推杯换盏、杯觥交错的时间里,高晓松怀念着曾经的那些清白面庞。
2017年,他在致敬李宗盛的《越过山丘》中写下这样的词:
“无论相遇还是不相遇,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就让我随你去,让我随你去,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着开满鲜花的山丘,挥挥衣袖……”
歌词中弥漫着穷途末路又一意孤行的气息,唤起少年时强烈又无望的流年过往。
这又何尝不是高晓松写给自己的歌。
走过人生五十余载,他见证了太多人或高光、或低谷的时刻,心里难免感怀万千。
他常常自嘲:“老天真的待我不薄,所以给我这么一张脸我也认了。”
半生而过,想做的事都实现了,心里的洞也补上了。那些心里积郁了多年的水,也逐渐被阳光蒸发。
高晓松认为自己的人生不深刻,但还算庞大。他感恩寓居于斯,成长于斯的江湖;感恩一切或 *** 、或迷茫的岁月。
十年前,高晓松为好友谭维维写了一首歌,名叫《如果有来生》,里面有几句歌词这样写道:
我们去大草原的湖边,等候鸟飞回来,等我们都长大了就生一个娃娃,他会自己长大远去,我们也会各自远去……
或许这首歌写的就是高晓松的心声吧,这个中年男人的内心始终停留在他的白衣飘飘的年代,从未离开。
他虽然老了,不再呼喊奔跑,却默默生出许多根,记住许多事,刻下年轮,结出果实。
偶尔有风吹过,想起初来时世界的模样,欣喜万分。
活到这把年纪,高晓松已然知道自己能独善其身,也知道如何度过后半生,所以他不会着急,他要在这个江湖上,努力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50岁生日那天,高晓松发表了一篇名为《半生倏忽而过》的文章,里面有段话这样写道:
“如果有来生,来生年纪轻轻又回来,我还是想回到这个江湖。我活到了50岁,看过了许多行业,也亲身参与不少,我觉得可能这世上没有比我们这个江湖更好的地方,尽管很多人不喜欢,但我来生还会再来。
真的让我来选,一万次我都还是会选要生于1969年11月14日,我要来经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这半个世纪。”
每个人,都会受到命运的馈赠,同时也难以躲开命运的伤害。看似一帆风顺的高晓松,也并不是毫发无损地过了50年,他的内心深处,有深埋的伤疤。
但如今,他带着感恩,回首曾经不愿面对的过往,于是这篇《半生倏忽而过》的文章里,出现了令人泪下的一段:
“感恩把我生到这个世界来的爸爸妈妈,感恩给了我那个时代更好教育的一大家子人。曾经,我遗憾自己没有像很多孩子一样,有那么亲密、那么温暖的家庭。知识分子家庭通常会比较冷漠,加之我父母都忙,常在国外,我其实是一个孤单长大的小孩。我也在成长中有很多的怨和不原谅,比如对我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我还写了一首诗叫《铁青》,因为在我的心里,父亲就是铁青的。但到了50岁的时候,那些从小孤单着长大的东西都已经慢慢淡去了,远去了。所以当然是要感恩的。包括对我的父亲,我把他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洒在旧金山海湾时,正好有一对年轻夫妇推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走过来,正好就在那时候出现在镜头里,而就在那个时刻,我已经原谅了我的父亲。我现在的微博头像,就是我英俊的爸爸和漂亮的妈妈。”
如果人生是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告别、学会放下、学会原谅、学会擦干眼泪的过程。回首身后倏然而过的50年,高晓松的眼睛里透出的是:无悔。
回望高晓松的前半生,发现他已经去了该去的地方,做了想做的事,活出了想要的生活,同时影响了与自己相遇的每个人。
那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是生命最渴望的模样。
50岁了,半生倏然而过。生命来来往往,没有来日方长。
如果有来生,依然要活出生命更好的模样,即便有伤痛,也要学会原谅,然后转身前行,去看草长莺飞,去看万物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