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建党地点(1921年红船建党多少人?)

wanfu 百科 75 0

1921年建党地点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召开的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 *** 的成立。最后又因有法国租界搜查人员介入,会议被迫终止,转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最终圆满落幕。

出席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他们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当时,对党的创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李大钊、陈独秀因各在北京和广州,工作脱不开身,而没有出席大会。共产国际派马林(荷兰人)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俄国人)列席了会议。

1921年建党地点(1921年红船建党多少人?)-第1张图片-万福百科

庆祝形式: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 *** 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1921年红船建党多少人?

13个人,1921年7月,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 *** 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党成立的时间及背景?

中国 *** 1921年在上海和嘉兴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 *** 的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 *** 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

7月底, *** 一大代表 *** 、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

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 *** 的诞生。在船上, *** 一大通过了党的之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 *** 庄严诞生。

中国 *** 名称的由来:

最早提出“中国 *** ”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 *** 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 *** 问题。

提出:“先要组织党—— *** ,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 *** 特别是俄国 *** 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 *** ”。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 ***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 成立那一年

中国 *** 创建时间为1921年7月23日,建党纪念日为7月1日,创建地点在中国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中国 *** 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 *** 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 *** 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 *** 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 *** 的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 *** 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

1921年建党地点(1921年红船建党多少人?)-第2张图片-万福百科

7月底, *** 一大代表 *** 、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并在游船中庄严宣告中国 *** 的诞生。

在船上, *** 一大通过了党的之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 *** 庄严诞生。中国 *** 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 *** 名称由来: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 *** 的之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 *** ”。

最早提出“中国 *** ”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 *** 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 *** 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 *** ,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1921年建党地点(1921年红船建党多少人?)-第3张图片-万福百科

陈独秀在对西欧各国 *** 特别是俄国 *** 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 *** ”。

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 *** ”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有关建党艰辛历程的资料,谁知道,急用!!!!!!!!!!!!!!!!!!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之一阶段是从党的一大到七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第二阶段是从党的八大到十一大期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二大到 *** 期间,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
分开三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又可以细致划分到每一次代表大会所处时期,如果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细致深入地了解,在百度百科当中有很全面的每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召开时间、历史意义的资料,你只需要搜索如“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可以了解,我这里就不做复制粘贴族了,只分为三个阶段给你概括一下主要的成就。
之一阶段:1921年, *** 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 *** 诞生。 中国 *** 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历史阶段。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 *** 人帮助孙中山认识到联合革命力量的重要性,进入了以革命的武装进行北伐的新时期,而这次战争中途夭折的教训,使 *** 人和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开始走上创建中国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农民获得土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与 *** 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1945年, *** 发动内战,中国 *** 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 *** *** 。
第二阶段:建国之初,中国 *** 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之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 ;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党取得了八大成就: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之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 *** 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8195843.html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