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历史顺序是怎么样的?上下5000年历史顺序是什么?

wanfu 百科 96 0

5000年历史顺序是怎么样的?

顺序如下: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

8、玄汉:公元23-25年。

9、东汉:公元25-220年。

10、三国:公元220-280年。

11、晋朝:公元265-420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

16、十国:公元891-97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

上下5000年历史顺序是什么?

朝代歌(5000年历史顺序):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这是大致的朝代的顺序。

当然也有一起存在的,北朝里有北魏,前秦,北周等,南朝有宋齐梁陈等。与宋同时期的有辽朝,金国,西夏等,上下五千年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成,可以通过朝代歌帮助记忆。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中华五千年主要走向内容?

中华5000年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中国自远古时期到近现代以来的一段历史。

书中对各个朝代的更跌有清楚的描述,王朝从兴盛到衰败,文化从萌芽到鼎盛,经济从复苏到发展,以及对各个朝代的农耕商业,文化习俗,发明创造,文人墨客,忠臣良将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书中有对历史客观的展示,也有后人对历史的剖析。不可不看。

唐宋元明清汉按先后顺序排列?

悠悠五千年,滚滚黄河水。中华文明代代相承。古代主要朝代为: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由革命党人团结抗争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一览表

中国上下5000千年历史朝代顺序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楚、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孙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唐朝中后期、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吴、南唐、前属、后属、南汉、南楚、吴越、闽国、荆国、北汉、北宋、南宋、辽朝、西夏、金朝、元朝、明朝、清朝。

谁有txt版中华上下五千年(全本)林汉达编著的,要全的,谢谢?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交给我,要我整理和补写一些篇目,并且把林先生未写的部分(从三国到清代 *** 战争前)续写完成。

  林汉达教授是一位教育家和语言学家。他在写历史故事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把写历史故事作为对“新语文的尝试和旧故事的整理”。他所写的不少历史故事读物,有其独特的风格,早已脍炙人口。要续写他的稿子,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接受这个任务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也一直有这样的愿望,想给少年读者写一本介绍中国历史的读物。我认为做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将来。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有意义的事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介绍给少年读者,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尽管时代不同了,但是历史上许多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我们都有一定的教育和借鉴作用。

  我曾经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除了加强读写教学以外,扩大学生知识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尤其是历史知识,跟语文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特别是成语典故,多半出自于各种历史书籍。在一些古今的典范作品中,运用史实的地方更不少见。因此,让学生从小读一些历史,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陶冶他们的美好情操无疑是有益的。

  我国的史籍太多,而且古代史的原著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一般少年读者要读这些书当然很困难,何况现在学生要学的学科门类那么多,很少有可能去接触原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运用史籍中的丰富材料,来整理一套浅近的比较有系统的历史读物,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

  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特别是经济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上下五千年》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不能代替历史教科书。

  写历史读物,不能不涉及一些观点问题。在这方面,仍要保持林先生的做法,即作者尽量不发议论,少作分析;有些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分析、思考、批判。当然,在材料的取舍上,语气的褒贬上,作者实际上已经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我觉得还有两点需要说明:之一,在运用原史籍材料的时候,作者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选择、剪裁。但是不用现代的观点去修改史料。故事中人物的活动、语言,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原样写的。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也不能轻易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不能一说好人,就什么都好;一提坏人,就坏到底。本书里的每则历史故事,只反映事件或人物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断,不能凭它来对某一事件或者人物作全面的评价。

  《上下五千年》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 *** 战争前。

  曹余章

  一九八一年一月完稿

  一九八四年修订

  一九九一年重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